关于端午节的传说,综合多个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屈原投江说
核心事件
楚国大夫屈原因忠言逆耳被流放,闻秦军攻楚后悲愤交加,于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2. 纪念方式演变
- 最初百姓用竹筒装米、鸡蛋等食物投入江中,希望鱼虾饱腹不吃屈原遗体。 - 后发展为用楝树叶包裹饭团(粽子),外缠彩丝,既避免鱼虾侵扰,又兼具驱邪寓意。 - 龙舟竞渡逐渐形成,象征驱赶江中鱼虾,与纪念屈原结合。
二、其他传说补充
伍子胥说
楚国大夫伍子胥被吴王阖闾冤杀后,其弟子范蠡于五月初五划船追赶并沉江殉国,浙江地区保留迎伍子胥的习俗。2. 曹娥说
屈原弟子曹娥为寻找父亲遗体,投江后化为蝴蝶,五月初五成为纪念她的节日。
三、文化内涵演变
端午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祭龙图腾的节日,后因屈原事迹融入,逐渐与驱邪防疫结合。至汉魏时期,又与纪念伍子胥、曹娥等历史人物关联,形成多元文化内涵。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