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蜻蜓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红蜻蜓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楚辞原文注释及赏析

59

《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以屈原作品为核心,兼具文学性与哲学性。以下为《楚辞》部分原文的注释及赏析:

一、《离骚》节选注释与赏析

原文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注释

帝高阳:屈原自述祖先为楚国神祇,高阳氏为楚国始祖。- 伯庸:屈原父亲的名字。- 摄提贞于孟陬:以星象(摄提星)预示生辰,孟陬为农历正月。- 庚寅:屈原出生的年份(公元前340年)。 赏析

此段开篇即奠定全诗的基调,通过神话色彩的家族背景与星象结合,展现屈原与生俱来的使命感。其“亦余心之忧兮,吾知朝亦有所求兮”等句,既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也流露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成为后世文言文的典范。

二、《九歌·湘君》节选注释与赏析

原文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注释

沅有芷兮澧有兰:沅江与澧水两岸生长着香草,象征美好品质。- 思公子兮未敢言:表达对湘君(传说中楚国神祇)的倾慕,但因身份差异不敢倾诉。 赏析

此句以香草美人意象营造幽婉氛围,成为《楚辞》中表达隐秘情感的经典范式。屈原通过湘君与自身命运的类比,隐晦地抒发政治理想与个人遭遇的冲突。

三、《国殇》节选注释与赏析

原文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注释

旌蔽日兮敌若云:军旗遮蔽日光,敌军如云般密集。- 矢交坠兮士争先:箭矢纷纷坠落,士兵争相冲锋陷阵。 赏析

《国殇》以悲壮笔触歌颂楚军英勇,通过“凌厉”的战争描写,展现屈原对国家命运的执着信念。其“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

四、《九章·抽思》节选注释与赏析

原文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注释

灵修:楚怀王,屈原的君主。- 浩荡:指楚怀王的荒废朝政。- 不察夫民心:君主不体察百姓疾苦。 赏析

此句直白批判楚怀王的昏庸,成为《楚辞》中现实主义批判精神的代表。屈原以“怨灵修”开篇,奠定了全章悲愤基调。

总结

《楚辞》通过神话、象征与现实交织的写作手法,构建独特艺术世界。其作品既包含个人遭遇的悲怆,也蕴含对国家、理想的执着追求,对后世文学、哲学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