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失信必寡,寸步难行”的名言,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论语·为政》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这句话被广泛引用,强调诚信是人际关系的根本。
《墨子·修身》
墨子提出:“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 意思是行为不诚信的人,名声终将耗尽。
其他相关表述
- 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虽未直接引用,但强调诚信的天然性与人为努力)
- 《左传》记载:“失信不立。”(春秋时期典籍,强调信用的重要性)
- 现代名言补充:“守信万里还嫌近,无信一寸步难行。”(强调信用的远近价值)
总结:
“失信必寡,寸步难行”与《论语》中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思想高度契合,均出自儒家经典,成为诚信文化的核心命题。同时,《墨子》等先秦著作也通过类似表述进一步阐释了信用的必要性。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