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母的诗句,中国古典文学中流传着许多感人至深的篇章,以下是精选的代表性作品及解析:
一、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母亲为游子缝衣的情景,通过"三春晖"比喻母爱的伟大与无私,成为传诵千古的母爱颂歌。
二、王建《短歌行》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王建以质朴语言感慨时光流逝,父母对子女的牵挂与子女对母亲的思念形成鲜明对比。
三、黄景仁《别老母》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黄景仁在参加科举考试失败后,忍痛离开年迈母亲,诗句直白表达"有子不如无母"的悲怆情感。
四、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白居易以燕子反哺为喻,劝慰老者珍惜亲情,蕴含深厚伦理思想。
五、其他经典作品
1. 《除夜作》(高适):客居他乡的孤独感引发对千里故乡母亲的思念;
2. 《墨萱图·其1》(王冕):以萱草象征母爱,表达游子对母亲的愧疚与思念;
3. 《送母回乡》(李商隐):因母病送归,抒发"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的无奈与悲怆。
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母爱的伟大与子女的孝思,既有具象的亲情描绘,也有抽象的情感抒发,共同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