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的别称“菡萏”及相关信息如下:
一、菡萏的含义与来源
基本定义 菡萏是荷花的别称,特指未开放的花苞,也被称为“水芙”“水旦”等。
文化背景
该词最早见于《诗经·陈风·泽陂》,诗中“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描绘了荷花初生的景象。
二、其他常见别称
荷花在不同文献和语境中有多个雅称,如:
莲花: 最常用之别称,泛指荷花整体。 芙蕖
水华/水芙:强调荷花的水生特性。
玉环/六月春:分别指荷花的花苞和夏季盛开的荷花。
三、菡萏与开放荷花的区分
菡萏:未开放阶段,形态如“水仙”。
芙蕖/荷花:开放后称之,如“芙蕖香”。
四、文学与文化意象
在诗词中,“菡萏”常与“芙蕖”交替使用,如:
曹植《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其中“芙蕖”代指洛神,与荷花形成意象关联。
晏几道《鹧鸪天·赏荷》:“菡萏蜻飞绿水旋,香清溢,蕊娇妍。”通过“菡萏”展现荷花与蜻蜓、蛙鼓等自然元素的和谐。
总结
“菡萏”是荷花的雅称,专指未开放的花苞,而“莲花”“芙蕖”等则多用于泛指荷花或开放状态。其文化内涵丰富,既包含植物学特征,又承载着文学与哲学意义。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