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蜻蜓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红蜻蜓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描写壮志难酬之怅的被贬诗都有哪些

59

关于描写壮志难酬之怅的被贬诗,综合多篇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唐代诗人作品

李白《行路难·其一》

通过“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等句,抒发了怀才不遇的苦闷,但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又透露出对未来的希望。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云横奏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以景写情,展现贬谪途中的孤寂与无奈。

柳宗元《永州八记·小石潭记》

虽为山水游记,但“永州刺史”身份暗示其被贬境遇,诗中蕴含被贬后寄情自然的愤懑。

二、宋代及以后诗人作品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通过三国赤壁的壮阔景象,反衬自身壮志未酬的悲怆,“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尤为沉痛。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上片描绘军旅生活,下片以“可怜白发生”收束,凸显抗金未果的遗憾。

岳飞《满江红·写怀》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展现其北伐理想,但“莫等闲,白了少年头”流露出壮志难酬的悲愤。

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回忆抗金经历,“胡未灭,鬓先秋”表达对中原未复的痛心,隐含被贬后报国无门的无奈。

三、其他相关作品

屈原《离骚》:

虽未直接描写被贬,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体现了理想破灭后的执着。

贾谊《过秦论》:通过历史反思,隐含自身怀才不遇的愤懑。

注:部分作品虽未直接提及被贬,但通过人生境遇的抒发,间接表达了壮志难酬的怅惘,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