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送别诗,全诗如下: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一、诗文解析
首联: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故人:指老朋友孟浩然,李白曾多次与他饮酒作诗,情谊深厚。
- 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汉,是三国时期费祎乘鹤传说的地标,现存建筑为1985年重建。
- 烟花三月:形容暮春时节柳絮纷飞、繁花似锦的景象。
- 下扬州:孟浩然此行目的地为扬州,两人曾约定在此地再会。
颔联: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孤帆远影:描绘友人的船只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蓝天尽头。
- 唯见长江天际流:以长江奔流不息的意象,表达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祝福。
二、艺术特色
意境开阔:通过“孤帆”“长江”“天际”等意象,营造出浩渺无垠的意境。
情感真挚: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与离别的惆怅。
时空对照:前两句写送别场景,后两句通过时空延伸,强化物是人非的感慨。
三、历史背景
此诗作于李白送孟浩然前往扬州的途中,正值其漫游生涯。黄鹤楼作为两人共同游历的场所,成为情感联结的象征。李白通过此诗,既表达了对友情的怀念,也展现了其超脱的胸怀。
四、文学地位
该诗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并称“唐诗三百首”中的“送别双璧”,均以送别为主题,但李白侧重情感表达,王之涣则更注重景物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