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评议工作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结合不同场景可灵活调整:
一、述评准备阶段
撰写述职报告
党支部书记需对照职责要求,围绕工作业绩、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撰写述职报告,并在支部内征求意见,报镇党委审核。
收集反馈意见
通过座谈会、个别访谈等方式,广泛收集党员和群众对述职报告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报告全面反映工作实际情况。
二、述职与评议阶段
支部党员大会述职
召开支部党员大会,党支部书记进行述职,接受党员评议。农村、社区党支部可邀请群众代表参加,增强评议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基层党委述职评议会
镇党委召开述职评议会,党支部书记集中述职,由镇党委负责同志点评,参会人员共同评议。
三、评定与反馈阶段
综合评定等次
镇党委根据述职情况、日常管理考核等,对党支部书记按“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4个等次进行评定。优秀等次比例不超过述职对象的20%。
结果公开与反馈
将评议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对优秀等次对象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基本称职、不称职等次对象进行提醒谈话或问责处理。
四、档案管理与后续工作
建立评价档案
将述职报告、评议记录、考核结果等材料归入评价档案,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跟踪整改落实
对评定为基本称职、不称职的党员,制定整改方案并跟踪落实情况,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注意事项
评价标准需结合单位实际制定,涵盖德、能、勤、绩、廉等方面;
评议过程应坚持民主、公平、公开原则,避免主观偏见;
评价档案需定期更新,确保信息真实可靠。
以上流程可根据具体组织架构和评价需求调整,关键环节需严格把关以保证评价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