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固有刺激法(李奥·贝纳)
通过发掘产品本身的戏剧性特征(如功能、形态、颜色等),将其与消费者需求结合,创造具有吸引力的广告。例如:
产品功能戏剧化:强调产品如何解决消费者痛点,如“这款手机电池续航长达一周,告别频繁充电”;
形态与色彩运用:通过独特的产品形态或对比色设计吸引注意,如“红色口红搭配荧光字体强化视觉冲击”。
二、独特销售主张法(USP法)
提出产品独有的卖点(如“全球唯一采用天然香料”),并以此为核心进行广告传播。例如:
差异化竞争:突出与竞品不同的优势,如“我们的咖啡豆来自中南美原始森林,每一口都蕴含大自然的馈赠”;
利益导向:强调购买产品能获得的实际利益,如“使用这款护肤品10天,肌肤细腻度提升3个等级”。
三、品牌形象论(大卫·奥格威)
将广告视为对品牌的长期投资,通过一致的视觉、语言和情感表达,建立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和认同。例如:
情感联结:通过温馨故事或情感符号(如家庭团聚场景)传递品牌价值观,如“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品质传递:利用权威认证或用户口碑强化品牌可信度,如“百年品牌,传承工艺,品质有保障”。
补充说明
情感共鸣法:通过亲情、友情等情感符号引发消费者共鸣,如“妈妈的选择,值得信赖”;
创意表现手法:包括负空间(如“沙漠中的绿洲”隐喻)、颜色对比(如“黑底荧光字”)等视觉技巧。
这些方法需根据产品特性和目标受众灵活运用,核心在于通过创意传递产品价值与品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