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摩衍那》是印度古代四大史诗之一,其名称和核心内容可概括如下:
一、基本含义
字面意义 《罗摩衍那》梵语原意为“罗摩的游行”(Rāmāyaṇa),另译作“罗摩传”或“莲花传奇”。
文化背景
该名称体现了史诗以罗摩为主角,记录其一生冒险经历的核心主题,包括与妻子悉多的爱情故事、与魔王罗波那的斗争等。
二、核心内容与结构
主要情节
- 罗摩因继母王后嫉妒被流放,妻子悉多被魔王罗波那掳走。 - 罗摩在猴神哈奴曼等众神帮助下,历经森林冒险、与魔王战斗,最终救回悉多并恢复王位。
结构组成
全书约2.4万颂(约24000对对句),分为七篇:《童年篇》《阿逾陀篇》《森林篇》《猴国篇》《美妙篇》《战斗篇》和《后篇》。
三、文学地位与影响
与《摩诃婆罗多》并称
作为印度两大史诗之一,与《摩诃婆罗多》齐名,共同构成印度古典文学的巅峰。
文化象征
罗摩象征正义与道德,悉多代表纯洁与忠贞,史诗通过他们的故事传递宗教与哲学思想。
国际影响
该史诗通过佛教、耆那教等宗教传播至中国、东南亚等地,对世界文学产生深远影响,与《奥德赛》(希腊)并称“史诗双璧”。
四、历史与传说背景
人物原型: 罗摩可能基于印度古代王族历史人物改编,但经过神话化处理。 宗教融合
综上,《罗摩衍那》不仅是印度文学的瑰宝,也是研究古代印度社会、宗教与文化的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