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指导员的指导内容主要围绕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展开,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建设与制度规范
党组织搭建与活动开展
指导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规范“三会一课”等党内制度,完善组织架构。例如,通过“双找”行动摸排党员,推动“单独建+联合建”模式成立党支部。
党员发展与管理
负责发展党员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确保每年至少发展1名新党员,培养2-3名积极分子。同时,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健全党员教育服务体系。
群团组织协同
推动工会、共青团、妇女组织建设,支持其独立自主开展工作,形成党建带工建、带团建的工作机制。
二、思想政治与文化建设
政策宣传与教育
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国家法律法规,通过党课、形势教育课等形式提高党员和职工的政治素养。例如,每年至少开展1次主题党日活动。
精神文明建设
指导企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动职工思想道德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
三、服务与协调功能
解决实际问题
协调解决党组织活动时间、场地、经费等实际困难,帮助化解劳资矛盾,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信息反馈与沟通桥梁
定期收集党员、职工的意见建议,向上级党委反映情况,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
四、自身建设与创新
能力提升
通过培训、实践锻炼提高业务能力,掌握党建业务骨干培养方法,提升指导水平。
探索创新
结合企业特点探索党建新模式,如“五员”工作法(政策宣传、组织建设、党员发展、难题化解、合规监督),推动新兴领域党建有形有效覆盖。
通过以上指导内容,党建指导员旨在强化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