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正谈话内容记录的撰写需要规范、全面且客观,通常包含以下核心部分:
一、开场与背景说明
会议基本信息 包括会议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及主持人等基本信息。
谈话目的
明确说明此次谈话旨在根据试用期表现评估是否转正,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主体内容结构
(一)员工表现评估(核心维度)
工作适应性与职责认知
评估试用期是否适应岗位要求,是否理解公司经营理念及岗位职责。
通过具体事例说明工作成果与贡献。
工作完成情况
检查任务完成度、质量及时间节点达成情况。
重点关注关键项目或指标的完成质量。
学习能力与自我提升
考察学习新知识、技能的积极性及效果。
询问在试用期内获得的新技能或知识。
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评价与同事的协作态度、沟通效果及问题解决能力。
举例说明主动提供帮助或协调资源的情况。
(二)反馈与建议
优势与亮点
突出员工表现中的优势,如创新思维、抗压能力等。
不足与改进方向
客观指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如时间管理、细节把控等。
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如参加培训课程、制定工作计划等。
职业发展建议
根据岗位需求,提供职业发展建议,如技能提升路径、目标设定等。
三、总结与后续跟进
综合评估结论
汇总谈话内容,形成是否同意转正的初步结论。
后续行动计划
若建议转正,明确转正后的工作期望与考核标准。
若需改进,制定跟踪计划及时间节点。
记录与存档
使用《试用期员工考核表》等工具记录评估内容,确保客观性。
四、注意事项
倾听与引导: 以倾听为主,避免单方面评价,通过提问引导员工自我反思。 平衡反馈
保密性:谈话内容涉及个人隐私,需严格保密。
通过以上结构化记录,可全面评估员工试用期表现,为转正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促进员工个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