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同道合”是一个汉语成语,指志向相同、道路一致,常用于形容朋友、伙伴或团队成员间因理想、信念契合而形成的紧密关系。其古文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志”指人的志向、抱负或道德准则;“道”指行为准则、理想或追求。当两者一致时,便形成共鸣与默契。
出处
该成语最早见于《论语·子路》,但更广泛使用的典故出自《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例如,曹植在《与吕伯恭正字书》中提到:“伊尹为媵臣,吕尚为屠夫,乃见举于汤武、周文王,诚道合志同。”。
扩展应用
该成语不仅用于形容个人间的契合,也常用于描述团队或组织内部成员因共同目标而形成的团结。
综上,“志同道合”强调理想与行动的统一,是中华文化中评价人际关系的重要标准。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