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联的民间传说,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桃符驱邪说
春联起源于桃符,古人认为桃木具有辟邪作用。周代已有悬挂桃木板的习俗,后蜀主孟昶在桃符上题写“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被公认为中国第一副春联。宋代时桃符逐渐演变为纸张,称为“春贴纸”或“春联”。
门神传说
唐太宗李世民因梦到鬼魅侵扰,命秦琼、尉迟恭镇守玄武门。后将其形象画于纸上贴于门上,民间遂以秦叔宝、尉迟恭为门神,象征镇宅护平安。
孟昶自题春联
孟昶因学士辛寅逊的桃符词藻不足,亲自题写“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一故事成为春联创作的起源传说,体现了文人雅士对联语创作的贡献。
朱元璋推广春联
明太祖朱元璋曾下令除夕家家贴春联,甚至为阉人、鞋匠代书,如“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通过春联强化伦理道德宣传。
对联斗智斗勇
民间流传“对联难”故事,如苏小姐以“点灯登阁各攻书”难倒财主“假孝廉”,或洪秀全为剃发店撰春联“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通过幽默对联化解矛盾。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