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无信”的下一句,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原句出处 “民无信不立”出自《论语·颜渊》,是孔子所言,原文完整表述为:“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关于“下一句”的争议
- 部分资料认为“民无信不立”是独立完整的句子,没有官方或传统意义上的下一句。 - 有说法称“国无信不宁”可能被误传为后续内容,但此句实际出自《论语·泰伯》,与“民无信不立”无直接关联。
核心意义
该句强调个人与国家对诚信的依赖:个人无信则无法立足,国家无信则无法安定。这是儒家思想中“仁政”理念的重要体现。
总结:
根据权威文献,“民无信不立”无固定下一句,其完整表述已收录于《论语》。若需引用后续内容,建议核对具体出处以避免混淆。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