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歇后语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的语言形式,具有短小精悍、风趣幽默、形象生动的特点,常通过谐音、比喻等手法传递智慧。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歇后语大全,分为生活常用、自然现象、历史典故等类别:
一、生活常用歇后语
老虎近身——开口是祸
老虎象征危险,靠近则可能招致灾难。
铁匠铺的料——挨打的货
指经不起敲打或责骂的人。
望乡台上高歌——不知死的鬼
形容人沉迷过去,不顾生死。
阎王出告示——鬼话连篇
谎言连篇,不可信。
二、自然现象歇后语
雪地画梅——狗脚板
比喻东西倒立或不成样子。
堂屋里挂兽皮——不象话
形容言行不符,虚张声势。
猫儿攀倒甑——狗得福
本义指猫误入蒸笼,后比喻因祸得福。
三、历史典故歇后语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凯旋而归,常用于形容用智取胜。
济公治病——疯疯癫癫
形容行为荒诞,常用于调侃。
张生跳粉墙——偷花贼
源自《西厢记》,暗指男女私情。
四、数字谐音歇后语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每人展示本领,常用于形容团结协作。
八十岁玩猴子——老把戏
形容经验丰富,常做老一套。
千年的野猪——老虎的食
暗喻迟早要被淘汰。
五、动物行为歇后语
猴子拉稀——坏了肠子了
形容事物出现故障或问题。
苍蝇推墙——自不量力
比喻盲目行动,自找麻烦。
猫儿攀倒甑——狗得福
与“猫儿攀高”谐音,寓意因祸得福。
六、生活场景歇后语
讨饭的搬家——一无所有
形容极度贫困,一无所有。
堂屋里挂兽皮——不象话
虚张声势,言行不符。
板凳倒立——四脚朝天
形容处境艰难,无法正常状态。
七、数字谐音歇后语(补充)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虽然礼物轻,但情谊深厚。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每人展示独特本领。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形容困惑不解,无法理解。
以上歇后语均源自民间生活或历史典故,通过简洁的语言传递深刻哲理。使用时需结合具体语境,注意谐音和双关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