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北半球白昼最长、阳气最盛的节点,但并非夏季正式开始的时间。具体含义如下:
核心定义
夏至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的节气,每年公历6月20-22日交节。此时北半球白昼最长(约15小时),夜晚最短。
自然现象
- 太阳高度角最大,北半球接收阳光最多,比南半球多近一倍。
- 之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北半球白昼时间逐日缩短。
气候特征
虽白昼最长,但气温并非最高,民间有“夏至不热”“三伏天下雨”的说法。此时雨水较多,南方地区多14小时日照。
文化意义
古时为“四时八节”之一,民间有祭神、祭祖等习俗,象征盛夏来临,万物繁荣。
时间节点
立夏(约5月5-6日)才是夏季的开始,夏至是盛夏的转折点。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