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余酲”的诗句,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刘禹锡《和牛相公题姑苏所寄太湖石兼寄李苏州》 > 烦热近还散,余酲见便醒。 解释:宿醉未消,见酒即醒,表现烦热渐散的情景。
韩偓《晨兴》
> 已能消滞念,兼得散余酲。 解释:消除心中牵挂,借酒消愁,体现闲适心境。
宋代吕渭老《醉桃源》
> 合欢小幌掩余酲。 解释:以合欢小帘遮掩宿醉,营造幽居氛围。
宋代周密《祝英台近·后溪次韵日熙堂主人》
> 殢余酲,寻旧雨,愁与病相半。 解释:借宿醉比喻愁绪与病痛交织,表达孤寂感。
宋代陆游《戏咏闲适》
> 桐叶雨边寻断梦,菊花香里散余酲。 解释:在雨中寻梦,菊花香气中消解宿醉,展现闲适意境。
注:
余酲本义为宿醉,常见于唐代诗人刘禹锡、韩偓等人的作品中,后多被引申为借酒消愁或表达孤寂情绪的意象。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