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余生孤独”的诗句,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王勃《滕王阁序》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 以物寄情,表达对亡妻的追思,隐含余生孤独的怅惘。
二、归有光《项脊轩志》
“可能,你与谁生死两相隔。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 通过时空对照,强化物是人非的孤独感。
三、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以酒为伴,影为友,反衬出极致的孤独。
四、纳兰性德《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
—— 回忆往昔,今昔对比中凸显半生孤寂。
五、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 虽未直接言孤独,但知音难寻的境遇隐含深沉寂寥。
六、苏轼《菩萨蛮·回文秋闺怨》
“影孤怜夜永。 永夜怜孤影。”
—— 以影为伴,强化夜深人静的孤独氛围。
七、纳兰容若《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 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 通过空间距离和时间流逝,展现持久孤独感。
八、陈寅恪《忆故居》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 以暮年境遇,表达无人理解的孤独。
这些诗句从不同角度诠释孤独:或通过自然意象(如明月、孤舟),或借用人物行为(如对影、独酌),或直抒亡国之痛、知音难觅的悲怆,共同勾勒出人类共通的孤独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