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典诗作及注释
《庆张君俞都尉留後得子》 - 原文:
天上吹箫玉作楼,蟠桃熟後更无忧。内家报喜车凌晓,太史占祥斗挂秋。龙得一珠应献佛,虎生三日便吞牛。鲁元福禄何人似,坐见张敖数子侯。 - 注释:以玉楼、蟠桃等意象描绘祥瑞,借用“龙子”“虎子”等典故祝福多子多福,赞颂张君俞家族的荣耀。
《王顺之得子寄二绝次韵报之》 - 原文:
宾客能谈少传儿,海中仙果得生迟。自今一落人间后,奔云老骥敢言衰。 - 注释:以“海中仙果”比喻婴儿的珍贵,展现得子后的喜悦与对后代的期许。
《徐京伯通判晚岁得二子》 - 原文:
竹隐种竹知几年,千竿万竿长拂天。群飞不敢下栖止,常有清风凛凛然。丹穴飞来两雏凤,凤来此竹为之重。牙签玉轴带芸香,家藏万卷为渠用。 - 注释:以竹林、凤凰意象象征高洁与祥瑞,表达对子女未来品德的期许。
二、其他相关诗作
《七绝·喜得贵子》:观音送子到家门,福降中庭有贵人。紫气东来添喜庆,终闻啼哭入凡尘。- 《贺徐提管可大得子》:四十生儿得宁馨,试教啼看是真英。- 《用东坡韵贺可山得子》:祥光一夜照乡闾,迟晓邻翁毓凤雏。- 《七律·喜得贵子》:玉壶秋谷园中子,白首如新发。- 现代仿古诗:
> 紫气东来添喜气,金声玉振报佳音。 > 父母欢颜如旧岁,儿孙笑语满庭春。三、文化背景与意义
这些诗作通过自然意象(如蟠桃、凤凰、竹林)与祥瑞符号(如斗挂秋、紫气东来)结合,表达对新生儿的祝福。例如,李商隐的“白首如新”虽出自《无题》,但后世常借指喜得贵子后父母容颜焕发的喜悦。此类诗歌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子嗣繁衍的重视,以及儒家伦理中“家族延续”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