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协议的正确格式需遵循以下规范,以确保其法律效力和可读性:
一、基本结构
标题 - 居中书写,使用二号或三号字,需明确概括协议内容(如“房屋租赁协议”“补偿协议”等)。
日期
- 位于标题下方居中位置,明确协议生效日期。
协议双方信息
- 分列甲方(如出租方、出借方)和乙方(如承租方、借款方)的姓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及身份证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二、正文内容
开头部分
- 简洁说明签订依据(如《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规定)及协议目的。
主体条款
- 权利与义务: 明确双方具体权利(如付款/履约义务)及对应义务(如质量保证、费用支付)。 - 违约责任
- 争议解决:指定争议解决方式(如协商、仲裁或诉讼)及管辖法院。
结尾部分 - 双方签字或盖章,注明签订时间。
三、其他注意事项
格式规范
- 段落分明,使用空行分隔;条款序号化,便于阅读和引用。
- 语言简洁明了,避免模糊表述。
法律效力要素
- 内容需符合法律法规,不违反强制性规定;
- 当事人信息需真实准确;
- 签字或盖章行为需真实有效。
四、补充说明
附加条款: 根据需要添加特殊约定(如不可抗力条款、知识产权归属); 签字要求
通过以上规范,手写协议既能满足形式要求,又能有效保护双方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