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玻片标本的方法步骤根据标本类型和制作需求有所不同,以下是主要步骤的总结:
一、材料准备
生物样品:
动植物组织、细胞、微生物等。
工具:
切片刀、切片盘、显微镜玻片、盖玻片、固定剂(如甲醛、酒精)、脱水剂(如乙醇)、透明剂(如二甲苯)、封藏剂(如树胶)。
辅助材料:
荧光染色剂、吸水纸、镊子、解剖针等。
二、制作步骤
(一)临时装片(如植物细胞、微生物)
清洁玻片:
用纱布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避免气泡和毛刺。
滴水与展平:
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放入生物材料(如叶肉细胞、细菌),用镊子展平。
盖玻片操作:
先让盖玻片一侧接触水滴边缘,缓慢放下,避免产生气泡。
染色与封片:
滴碘液染色,吸去多余染液,最后用封片剂(如封片胶)封闭标本。
(二)石蜡切片(如动物组织、植物横切面)
固定与冲洗:
将组织浸入甲醛固定30分钟,用生理盐水冲洗去除固定剂。
脱水与透明:
逐级浸泡于乙醇(30%-100%浓度),后浸入二甲苯透明化。
切片与包埋:
用旋转式切片机切薄片,浸入熔化石蜡包埋,冷却后封藏。
(三)徒手切片(基础方法)
材料准备:
选择薄而透明的生物材料(如洋葱表皮),用刀片切成薄片。
持刀与切片:
右手持刀,刀身倾斜,左手固定材料,快速切片至几微米厚度。
装片与观察:
将切片展平于载玻片,覆盖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
三、注意事项
固定剂选择:
不同组织需匹配固定剂(如甲醛保存形态,酒精快速脱水)。
切片厚度:
一般动植物组织切片厚度为4-10微米,微生物需更薄。
气泡处理:
盖玻片放置时避免空气进入,或用吸水纸引流。
封藏与保存:
长期保存需使用树胶或甘油封片,石蜡切片需真空封藏。
四、常见标本类型对比
| 标本类型 | 制作方法 | 特点 |
|----------------|------------------------------|-------------------------------|
| 临时装片 | 涂片/装片/徒手切片 | 简单、快速,适合教学观察 |
| 石蜡切片 | 切片法(徒手/机械) | 薄而均匀,可连续制片 |
| 微生物标本| 涂片法(如血涂片) | 需特殊染色(如血型鉴定) |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系统制作玻片标本,满足不同生物学研究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