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有尽而意无穷,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是一句富含哲理的古语,常被用于评价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艺术与情感表达。其具体含义如下:
一、 “言有尽而意无穷”
字面与引申含义 该句指语言虽已表达完毕,但其蕴含的意境、哲理或情感却能引发无尽的联想与回味。这种表达方式使作品具有含蓄深远的特点,需读者通过反复品味才能体会其深层内涵。
文学赏析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以此评价盛唐诗歌,强调其超越具体形象的“羚羊挂角”境界,如“空中之音、镜中之象”,需读者以超越语言的感知去领悟。
二、 “言有穷而情不可终”
字面与引申含义
指语言有穷尽之时,人类的情感(如哀思、喜悦、悲怆等)却难以完全表达或终止。这种情感的延续性超越了语言的局限,使作品具有更强烈的情感感染力。
文学赏析
该句出自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原文为“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呜呼哀哉!”体现了作者对逝者的悲痛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的无奈与哀思,成为文学中表达终极情感的经典范例。
三、 整体理解
这两句话共同揭示了文学表达中 语言与情感的辩证关系: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但情感本身具有超越语言的独立性。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通过凝练的语言激发读者对深层意境的共鸣,使人在感受表面文字的同时,体验到更为广阔的精神世界。 四、 补充说明
修辞手法:该句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言有尽而意无穷”修辞手法的推崇,强调在有限的语言中挖掘无限的可能。
艺术特色:与小说等叙事性文体不同,诗歌等文学形式更注重通过语言营造意境,使“意无穷”成为其核心魅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