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接描绘初开形态
"堂前双桂,云泼交加翠。火老金柔花尚未,且爱清阴满地"
许有壬《清平乐·避暑神山咏桂》以细腻笔触描绘双桂初绽时的翠绿与清幽,展现其未完全开放时的娇嫩形态。
"天遣幽花两度开,黄昏梵放此徘徊。不教居士卧禅榻,唤出西厢共看来"
陈与义《长沙寺桂花重开》通过黄昏时分的意象,表现桂花初开时的神秘与静谧,暗示其不与群芳争艳的特质。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以秋夜为背景,烘托桂花初开时的清冷氛围,引发对秋意的沉思。
二、借景抒发初开意境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宋之问《灵隐寺》以夸张手法表现桂花初开时的飘逸感,仿佛香气能穿越云层。
"香风阵阵自何来,云水湾中桂怒开"
郑谷《清平乐·村居》通过“怒开”一词赋予桂花动态美,展现其初开时的蓬勃生机。
三、时间节点突出
"开分早晚,都占九秋天。花四出,香七里"
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以秋日为切入点,强调桂花在秋季持续绽放的特性,暗示其初开正值金秋时节。
四、其他相关诗句
"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刘禹锡):虽未直接描写初开,但通过秋日丰收的意象,反衬桂花初开的坚韧与独特。
"桂影朦胧香更清"(张九龄):以月夜为背景,烘托桂花初开时的朦胧美感。
注:部分诗句如"石响细泉回"(王建)、"云外香一点"(王昌龄)等虽未直接写初开,但常被用于桂花相关诗词中,可结合具体场景理解其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