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巫山云雨”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成语,其含义和背景如下:
一、神话传说来源
巫山神女传说
源自战国时期楚国宋玉的《高唐赋序》,记载楚怀王在巫山云梦台梦中与巫山神女相遇。神女自称是巫山之女,以云为枕席、雨为衣裳,献身于楚怀王。两人相恋后,神女临别赠言:“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在阳台之下。” 楚怀王醒后以此为喻怀念神女,遂衍生出“巫山云雨”的典故。
楚襄王与宋玉的延续
楚襄王继位后,宋玉曾复述楚怀王的故事,并补充道:“先王尝游此地,因寝而梦神女,王因宠幸之。神女告王,若再思慕,可至巫山寻之。” 这一情节进一步阐释了“云雨”的隐喻。
二、成语的引申含义
男女欢合
最直接的引申义指男女之间的亲密关系或性体验,常用于文学作品中隐晦表达性场景。
文化象征
在更广泛的文化语境中,“云雨”象征男女和谐、情感交融,甚至隐喻国家兴盛(如《高唐赋》中“云雨巫山”关联到神女使民丰衣足食的传说)。
三、使用注意事项
该成语属于较为私密的表达,传统文学作品中多以“共赴巫山云雨”替代直接描述性场景。
现代语境中需根据具体场景区分文学化隐喻与字面含义,避免误解。
综上,“共赴巫山云雨”通过神话故事构建了男女情感的隐喻空间,既承载文化象征意义,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情感表达的含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