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悼念长辈仙逝的诗词,可参考以下分类整理:
一、传统悼亡诗
1. 《悼亡诗》(潘安)
-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席无髣髴,翰墨有馀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怅恍如或存,回惶忡惊惕。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 潘安以亡妻为题材,通过自然景物抒发现世无常与对亡妻的追思。
2. 《悼亡诗三首·其一》(沈约)
- "去秋三五月,今秋还照梁。今春兰蕙草,来春复吐芳。悲哉人道异,一谢永销亡。屏筵空有设,帷席更施张。游尘掩虚座,孤帐覆空床。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
- 沈约悼亡妻之作,以四季更迭反衬生死离别,情感沉痛。
二、现代悼亡词
1. 《念奴娇·悼吾至亲》
- "算筹在手,笑风霜、九十春秋如电。点滴分明皆记取,物列毫厘不乱。冷暖常知,晨昏不忘,挂念心难断。身虽辞去,光辉犹映人间。忆昔烽火岁月,赤旗漫卷,忠骨承先辈。常忆父志,英名永传,豪情志自豪。犹念斯人,长怀领袖,泪洒天地外。夜深遥望,红星依旧光在!只道平生寻常,谁知一别,成此永诀哀叹。旧物犹存人不见,独对寒灯悲满。几纸遗容,盈盈一笑,忽入梦魂间。低回轻唤,深深怀念已无言"
- 革命烈士追悼长辈的词作,兼具历史感与个人情感。
三、其他经典诗句
1.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 苏轼悼亡妻之作,以时空距离强化悲怆感。
2. 《离骚》(屈原)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 屈原借神话意象表达对逝者的永恒思念。
3. 《清明》(黄庭坚)
-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风雨送春归,飞絮落花时候,残红满地愁"
- 以清明时节的反差强化生死悲怆。
注:部分诗句如"在在飞花尽是侬"出自唐代郑谷《重阳夜旅怀》,虽为悼亡,但情感基调更偏向个人哀思,与长辈仙逝的悼念略有差异,故单独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