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东坡的美食赞颂
《猪肉颂》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轼以质朴语言赞颂黄州猪肉的鲜美,体现饮食与生活的哲学。
《初到黄州》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通过自然景物反衬食物之美,展现豁达心境。
二、其他诗人的佳作
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其二》
"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
以清新笔触描绘野菜羹汤的鲜美,体现禅意饮食观。
白居易《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细腻描写苏州特色美食,展现地域饮食文化。
陆游《食粥》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以粥为切入点,表达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三、其他相关诗句
杜牧《题破山寺后禅院》: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虽未直接写食,但禅宗思想影响饮食观) 陈宪章《南归寄乡书》
"生酒鲟鱼会,边炉蚬子羹"
结合边塞风土描写特色宴席,意境开阔。
这些诗句通过不同视角展现了食物与自然、人文的交融,既有具象描写,也蕴含哲理。如苏轼的猪肉颂,既是味觉体验的记录,也是生活态度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