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蜀汉丞相,以智慧、忠诚和卓越才能著称,其形象融合了历史与文学的虚构。以下是关键信息整合:
基本信息 - 身份: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字孔明,号卧龙(或伏龙),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人。 - 生卒:181年—234年10月8日,享年53岁。 - 追谥:武乡侯(生前),忠武侯(刘禅追封),东晋时追封武兴王。
早年经历 - 父母早逝,随叔父诸葛玄迁居荆州,后隐居隆中十年,研习兵法与天文地理,等待明主。 - 刘备三顾茅庐后,出山辅佐,提出“隆中对”战略,建议先取荆州、益州,后图中原。
政治与军事成就
- 辅佐刘备: 促成孙刘联盟,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奠定三国鼎立格局;协助刘备夺取荆州、益州,建立蜀汉政权。 - 治理蜀汉
文学与发明
- 代表作《出师表》《诫子书》等散文,以忠诚与家国情怀著称。 - 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改造连弩(诸葛连弩)提升军事效率。
人格象征
- 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闻名,成为忠臣与智者的文化符号,其形象融合了神话与历史,影响深远。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