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司马懿以隐忍与谋略著称,其生平事迹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核心故事:
装病拒仕与曹操猜忌
建安六年,曹操征召司马懿为官,他以“风痹症”装病,夜间刺探确认后仍坚持不出,最终被曹操以强制手段任命为文学掾。曹操曾因“三马同槽”梦兆忌惮其野心,但曹丕庇护使其得以保全。
辅政曹魏与权力平衡
曹丕、曹叡时期,司马懿历任尚书、督军等职,因屯田、稳定政局获重用。曹叡临终托孤于其与曹爽,但因两人权力失衡,埋下后续矛盾隐患。
高平陵之变与政变夺权
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祭扫高平陵之际,发动政变诛杀曹爽集团,掌握实权。此后曹魏皇帝成为傀儡,司马氏逐步掌控朝政,为三国归晋奠定基础。
对抗诸葛亮北伐与战略布局
司马懿以坚守策略消耗蜀军,在五丈原之战中识破诸葛亮“空城计”,拖垮蜀汉国力。其屯田制度、水利建设等贡献显著,稳定了曹魏后方。
晚年隐忍与家族传承
曹芳即位后,司马懿继续装病避权,通过李胜探听虚实。他注重家族培养,次子司马昭继位后进一步巩固权力,最终司马炎称帝追尊其为“宣皇帝”。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