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殓是殡葬仪式中的重要环节,指将逝者遗体放入棺材或骨灰盒的过程,标志着逝者与现世的最后分离。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基本定义
入殓是丧葬流程中的核心步骤,包含将遗体安置于棺木、整理仪容、穿戴寿衣等操作,是遗体进入安葬前的最后整理阶段。
二、操作规范
遗体处理 - 清洁遗体表面污垢,用温水和毛巾轻柔擦拭;
- 为遗体穿上寿衣,传统寿衣包含寿衣、寿鞋、绊手丝、绊脚丝等配饰。
穿戴顺序
- 先穿内层衣物,再套外层寿衣;
- 先包裹下肢(如绑腿、缠足),再固定头部和躯干。
专业要求
- 由专业入殓师操作,需保持动作轻柔、精准,确保遗体形态完整。
三、时间安排
不同地区存在差异,通常在死亡后3-7天进行,具体时间可能因丧葬习俗而异。例如陕西渭南大荔县习惯在出殡前一天上午完成入殓。
四、文化内涵
入殓不仅是物质层面的安置,也承载着文化象征意义:
善单: 蒙尸布的颜色通常根据身份和习俗选择,如红色代表喜庆,白色象征纯洁; 化妆整仪
五、相关术语
小殓:仅给遗体穿寿衣,未放入棺材;
大殓:指完整装殓过程,包括入棺、覆盖棺盖等。
入殓作为丧葬仪式的关键环节,既是对逝者的最后礼安,也是生者情感寄托的重要部分,需由专业人员以敬重态度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