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过饰非”和“诿过于人”是两个相关联的成语,共同构成成语“文过饰非,诿过于人”,指用漂亮的言辞掩饰自己的过失或错误,并将责任推卸给他人。具体解析如下:
一、成语含义
文过饰非 文
:掩饰、美化
过:错误、过失
饰非:用言辞美化错误
整体含义:用漂亮的言辞或手段掩盖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常伴随自欺欺人的成分。
诿过于人 诿:
推脱、推卸
于人:给他人
整体含义:将过错或责任推卸给别人,避免直面问题。
二、成语出处与典故
“文过”出自《论语·子张》:“小人之过也必文。” 指品德低下的人犯错后必然会掩饰错误。
“饰非”则源自《庄子·盗跖》:“辩足以饰非。” 表示用言辞美化错误。
三、用法与近义词
用法:可作谓语、宾语、定语,常用于批评不认错、推卸责任的行为。
近义词 讳疾忌医(怕承认错误) 涂脂抹粉(比喻粉饰太平) 拒不认错。 四、反义词 欲盖弥彰
五、示例
例句:面对项目失败,他不仅文过饰非,还诿过于人,最终导致问题扩大。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该成语通过“文”与“饰”的互文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逃避责任、自我安慰的心理状态,是汉语中常用的贬义成语。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