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贞观年间,社会高度重视士族家族的地位,形成了以"五姓七族"为核心的社会结构。以下是主要家族的详细信息:
一、"五姓"核心家族
陇西李氏 唐朝皇族出自陇西李氏,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年间将其列为"五姓"之首,与赵郡李氏并称"李唐双皇族"。
赵郡李氏
被多份史料记载为李渊的直系祖先,与陇西李氏并列为"李唐双皇族",在《贞观氏族志》修订后与陇西李氏同居首位。
崔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
- 博陵崔氏: 以崔干为代表,曾与陇西李氏争冠,但因唐太宗偏好陇西李氏而居第二。 - 清河崔氏
卢氏(范阳卢氏) 保定及北京地区显赫的家族,与崔氏、李氏并称"北方三大家族"。
郑氏(荥阳郑氏)
河南省代表性士族,历史悠久,与上述家族齐名。
王氏(太原王氏)
西北地区重要家族,与陇西李氏有渊源,位列"五姓"之一。
二、其他重要补充
李氏皇族: 虽为皇族,但因出自陇西李氏分支,在"五姓"中常居第三位。 士族地位
三、总结
贞观年间的"五姓七族"体系体现了唐朝对家族背景的重视,既包含皇族分支,也涵盖独立显赫的士族。这一结构通过制度与文化手段得以强化,对后世社会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