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一句名言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篇》,意思是: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学习,看到他们不好的地方反省自己是否也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就加以改正。
其他经典引用补充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强调学习与实践的结合,认为通过不断复习和运用知识,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区分君子与小人的价值取向:君子以道义为准则,小人则只追求利益。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表达对不正当手段获取财富的鄙视,真正的追求在于道义而非物质。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季氏》)
体现孔子的智慧:有智慧的人既能识别贤能之人,也能谨慎言辞。
这些名言至今仍对个人修养、社会治理等产生深远影响,被历代学者奉为圭臬。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