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诗经·鸿雁》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通过"哀此鳏寡"和"集于中泽"等句,展现了大雁对弱者的关怀及群居习性。
二、 曹操《蒿里行》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以雁阵的整齐划一,隐喻军队需团结协作,虽未直接描写南飞,但雁行特征典型。
三、 王维《使至塞上》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征蓬"与"归雁"相对,凸显迁徙本能与方向感,隐含群体对目标的协同。
四、 范仲淹《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通过"衡阳雁去"的意象,表现大雁南飞的季节性规律与群体迁徙的决绝。
五、 李白《秋风引》
"萧萧几叶风兼雨,大雁同心胜千军。"
直接赞颂大雁团结的力量,"同心胜千军"成为千古名喻。
六、 元好问《雁丘词》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以雁的忠贞不屈,隐喻人类情感,展现群体对信念的坚守。
七、 其他经典
陆游《南中咏雁》:"八月初一雁门开,鸿雁南飞带霜来。"
韦应物《南中咏雁》:"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
刘禹锡《秋风引》:"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以上作品均通过雁的迁徙、群居等特征,隐喻或直接表达团结协作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