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写廉政材料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确定主题
党课内容应与廉政教育的主题相一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能够紧密结合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任务。
结构清晰
党课内容应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组织,可以分为引言、正文、结尾三个部分。引言要简洁明了,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正文要详细阐述廉政教育的目的、意义、内容、要求等;结尾要简洁有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语言简练
党课内容要使用简练、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复杂的句子和生僻的词汇。同时,要注意语言的感染力,使听众能够感受到廉政教育的重要性。
关注新闻和经典讲话
每天要关注新闻,背下工作中出现的特别经典的领导讲话和文章,有灵感的时候多写,多向周围的人请教。
积累和整理素材
找一本和本系统相关的杂志、文件、调研报告等,只看题目,了解这篇文章是讲什么工作的。然后,自己在纸上列提纲,大体翻看一下文章承上启下的文字,看看有没有亮点、出彩的词语,可以划出来,方便今后写材料的时候引用。
系统学习理论知识
系统地学习有关的理论,打好理论根底。恩格斯认为,任何一个民族,要想保持旺盛的发展活力,就一刻也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相比之下,我们往往不注意对工作才能头脑更敏锐,思维更活跃,眼光更长远,写出来的东西才能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才有不可动摇的逻辑力量。
扩大知识积累
努力扩大知识积累,建立起适合自己的知识结构。在积累知识时,既要注意量的增长,面的扩大,还要注意根据自己的职务和专业分工,设计自己的知识结构,有目的地进行知识积累。所谓知识结构合理,就是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外围知识,专业知识精,外围知识博。专业知识的精,是没有止境的,那么,外围知识要宽到什么程度呢?如果要划一个圈的话,这个圈应该把日常公文写作所涉及的领域基本覆盖住。这样,在写作公文时,即使涉及不懂的知识,也不会是完全生疏的,起码知道从哪里获得这些知识,从什么书里查到所需要的资料、数据。
提高政策水平
某种意义上讲,公文的撰写过程,是执行政策、依靠政策、表达政策的过程,所以,撰写者必须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要了解有关的方针政策,熟悉有关的法律规定,善于把握政策新动向。否则,写出的公文将是失败之作。
拓宽知识领域
公务活动涉及社会各个方面,因素复杂多样,所以就要求撰写者要具备多方面知识,否则就不适应公务活动的需要。很难设想,一个知识面很窄的撰写者会写出较好的公文。因此,要求撰写者尽可能的通晓政治、经济、哲学、管理等各个方面的知识,甚至对于社会学、心理学、公关学、行政管理学等也要知晓。
熟悉业务知识
公文是为了解决生活中、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而撰写的。每个单位、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业务和工作要求,只有熟悉了有关的情况,在写作时才能把事情叙述清楚,把道理讲明白,把要求提明确。很难想象,一个从事机关公文写作者,对行政机关的事实不了解,又不懂行政管理的规律,能写好符合行政实际的公文。
做好平时积累
应用写作虽有自身的特点和格式,但又必须遵守一般文章写作的规律,如提炼观点、选择材料、安排结构、锤炼语言、起草修改,以及根据目的的内容采取记叙、议论、说明等方法。如果不掌握这些写作基础知识和基本功,就失去了写好应用文的基础。因此,必须打好语文基础,练好写作的基本功。同时,现在是号称信息化的时代,还要做好平时的积累?从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提供给我们的信息是庞大的,稍不留神就会看漏、听漏、陷于被动地位,说不定就让重要信息从一边划过。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逐步提高写廉政材料的能力,确保材料内容能够有效地传达廉政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引导党员干部积极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