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诗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哲理:想要看得更远,就要登得更高。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杨万里诗句: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哲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雪梅》 宋·卢梅坡诗句:
梅雪争春末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哲理:事物各有所长,要看到别人的优点,也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题西林壁》 宋·苏轼诗句: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观书有感》 宋·朱熹诗句: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吸收新的知识,才能保持不断的进步。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诗句: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哲理: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实践。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诗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哲理:失败和成功都是暂时的,要看到未来的希望和机会。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 宋·朱熹诗句: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哲理:借助客观的条件,原本困难的事情会变得容易。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诗句: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哲理:站在高处,才能看得更远,不被眼前的困难所迷惑。
《琴诗》 宋·苏轼诗句: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事物的成功是客观条件和主观能动性结合的结果。
这些诗句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哲理,提醒我们在人生旅途中要有远见、不断学习和实践,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