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十大科学家中,中国人包括:
张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夏村)。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和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
张仲景(公元150—219年),名机,东汉南阳郡涅阳人(今河南省邓县穰东镇)。他系统地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精华,著《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被后世医学者称为“医圣”。
祖冲之(429 -500年),字文远,范阳遒(今河北涞水)。他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将圆周率(π)值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即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并提出了“祖率”。
蔡伦,改进造纸术,使得文化传播不再受材料的限制,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沈括,提出“十二气历”,是气象学的重要突破。
郭守敬,制定《授时历》,在天文历法上有重要贡献。
徐光启(公元1562年~1633年),上海人。他在数学、农学、测量学、军事学等领域都有杰出成就,主要著作包括《农政全书》等。
宋应星,创作《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
李时中,发明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推动了印刷技术的革命。
苏颂,北宋著名中医药学家、天文学家和天文机械制造家。
这些科学家在古代科学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