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端州郡斋壁》是宋代名臣包拯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如下: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
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这首诗的大致译文如下:
清洁的心灵是治国的根本,正直的为人是立身的宗旨。
高大笔直的树干最终会成为社会的栋梁,而精钢则不会用来制作弯钩。
当粮仓充盈时,那些贪官污吏会像鼠雀一样欢喜;当杂草除尽时,他们就像兔狐一样忧愁。
圣贤在古籍中留下的教诲,我们应当铭记,不能让后人蒙受羞耻。
这首诗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包拯对清廉正直品质的坚守和对贪官污吏的厌恶。首联“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直接点明了包拯的为官原则,即清廉和正直。颔联“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则通过比喻进一步强调了正直和坚韧的重要性。颈联“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则通过描绘贪官污吏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态度,揭示了他们的贪婪和恐惧。尾联“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则强调了包拯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后人的期望,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够成为后世的榜样。
包拯以“包青天”之名闻名于世,其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形象深入人心。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他个人的高尚品德,也体现了他对后人的期望和教诲,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和历史价值。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