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蜻蜓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红蜻蜓文案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兰生幽谷无人识全诗赏析

59

苏辙的《种兰》一诗通过描绘兰花在幽谷中独自绽放的景象,借物言志,展现了君子品格与高洁情操。全诗赏析如下:

一、原文与注释

《种兰》

兰生幽谷无人识,

客种东轩遗我香。知有清芬能解秽,

更怜细叶巧凌霜。根便密石秋芳草,

丛倚修筠午荫凉。欲遣蘼芜共堂下,

眼前长见楚词章。 二、诗句解析

首联: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 “兰生幽谷无人识”:兰花生长在幽深的山谷中,无人欣赏,象征高洁品格无人理解。 - “客种东轩遗我香”:朋友在东轩种植兰花并赠予,以香气传递高洁情操,体现友情与品德的传递。

颔联: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 “清芬能解秽”:兰花清香可驱散污秽,比喻品德高洁能净化世俗。 - “细叶巧凌霜”:细叶坚韧不屈,象征在困境中坚守品格。

颈联:

“根便密石秋芳草,丛倚修筠午荫凉。”

- “根便密石”:根扎于密石缝隙,展现顽强生命力。 - “修筠午荫凉”:兰花与修竹相依,形成夏日阴凉,体现自然和谐。

尾联:

“欲遣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 “欲遣蘼芜”:想用蘼芜(一种香草)与兰花同置,延续雅意。 - “长见楚词章”:通过楚辞的意象(如《楚辞》中香草美人的比喻),表达对高洁境界的向往。

三、艺术特色

托物言志:以兰花自喻,展现其超凡脱俗的品格,呼应诗人对道德修养的追求。- 意境营造:通过“幽谷”“东轩”“楚词章”等意象,构建清幽雅致的意境。- 语言简练:用词精准,如“遗我香”含蓄表达赠予情谊,“细叶巧凌霜”以动写静。

四、主题与意义

君子品格:诗中兰花象征君子“幽芳自赏”“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特质。- 道德寄托:通过兰花在困境中绽放,隐喻知识分子在逆境中坚守气节的理想。- 文化内涵:融合楚辞文化,强化了高洁、淡泊的审美追求。

五、历史背景

苏辙此诗作于其被贬期间,借种兰行为自己品格辩护,表达对理想人格的执着追求,与同时期文人的“士大夫情怀”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