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唐赋》(宋玉)
原文:
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曰:“所谓朝云者也。”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如雨,风止雨霁,云无处所。’王曰:“寡人方今可以游乎?”玉曰:“可。”王曰:“其何如矣?”玉曰:“高矣,显矣,临望远矣;广矣,普矣,万物祖矣。上属于天,下见于渊,珍怪奇伟,不可称论。”王曰:“试为寡人赋之。”玉曰:“唯唯。”
译文:
楚襄王与宋玉游云梦台时,见高唐观上有云气变幻,宋玉以“朝云”喻巫山神女,演绎先王梦境,成为楚辞代表作。
二、《阿房宫赋》(杜牧)
原文: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译文:
杜牧以夸张手法描绘阿房宫的雄伟与奢华,通过“覆压三百余里”展现其规模,批判秦朝暴政。
三、《子虚赋》(司马相如)
原文:
(部分原文):
夫子游楚,观于洞庭,东望孟津,西极天池,北接齐鲁,南连衡湘,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译文:
司马相如以虚构人物游历天下,展现宏大地理景观,体现汉大赋的叙事特色。
四、《长门赋》(司马相如)
原文:
(部分原文):
汉武帝时,陈阿娇失宠,司马相如作《长门赋》以慰藉。赋中描绘阿娇在长门宫的孤独与哀怨,如“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译文:
通过阿娇的悲剧命运,反映宫廷权谋与个人悲剧的交织,成为汉赋中情感表达的代表作。
五、《二京赋》(张衡)
原文:
(部分原文):
西京长安,东都洛阳,皆为天下重镇。长安街衢,车水马龙;洛阳宫殿,金碧辉煌。 译文:
张衡以细腻笔触描绘两京建筑与气象,展现汉代都城繁荣,体现赋体散文的叙事技巧。
六、《洛神赋》(曹植)
原文:
(部分原文):
余从京师迁洛阳,经洛阳,见洛神。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译文:
以神话传说描写洛神之美,成为曹植文学的代表作,兼具浪漫主义色彩与哲学思考。
七、《秋声赋》(欧阳修)
原文:
(部分原文):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登高望远,四野苍茫,感时伤怀,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