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格式要求如下:
一、基本结构
标题
- 占一行,居中显示,使用黑体三号加粗字体。
- 示例:《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研究》。
摘要与关键词
- 紧接标题后,另起一页。 - 摘要:黑体常规小四号,500字左右,需概括研究背景、方法、结果等。
- 关键词:黑体常规小四号,3-5个,用分号隔开(如:人工智能、医疗、算法优化)。
目录内容
- 采用分级编号体系,通常包含以下部分:
- 引言/序言
- 文献综述
- 研究方法
- 实验设计/数据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可选)。
二、排版要求
字体与字号
- 标题:黑体三号加粗
- 正文: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字符不缩放。
- 关键词:黑体常规小四号。
行距与页码
- 行距:单倍或固定值22磅。 - 页码:阿拉伯数字或罗马数字,位于每个标题下方。
目录格式
- 一级标题(如“引言”):黑体常规四号,首行缩进2字符。 - 二级标题(如“1.1研究背景”):黑体常规四号。 - 三级标题(如“1.1.1国内外研究现状”):黑体常规四号。 - 页码标注:紧接标题右侧或下方。
三、注意事项
自动生成
- 目录需通过Word自动生成,手动修改可能导致格式错误。 - 修改内容时需更新页码。
一致性
- 标题、分标题与目录需严格对应,确保页码准确。 - 图表、附录等部分需在目录中单独标注页码。
排版规范
- 段落前段前24磅,段后18磅。 - 大纲级别设置正确(如一级标题与正文对应)。
四、示例目录结构
```
封面
作者信息(姓名、学院、专业、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摘要
关键词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问题与目标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 研究空白与创新点
3. 研究方法
3.1 理论框架
3.2 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4. 实验设计
4.1 实验方案
4.2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发现
5.2 研究局限与未来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可选)
```
通过以上规范,可确保论文目录结构清晰、格式规范,便于读者快速了解论文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