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关于汉字的歇后语主要包含谐音和象形两类,以下是综合整理后的内容:
一、谐音歇后语(教材常见类型)
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利用“书”与“输”的谐音,形容人爱读书或事情的结果不尽如人意。
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比喻做事多余,反而不恰当。
打破砂锅——问到底
形容追根究底,不放弃追究。
虎落平阳——被犬欺
象征强者失势后的境遇。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通过谐音表达“依然如此”的意思。
二、象形歇后语(结合汉字结构)
门内添“活”字——阔
源自曹操门上题“活”字的故事,组合成新字“阔”。
上小下大——尖
形容物体形状上端小、下端大的特点。
又到村中——树
通过谐音和象形结合,谜底为“树”。
三、趣味歇后语补充
书法家拿红笔,画家用水彩——家
利用“家”与“画”的谐音,形容各有所长。
只要能吃,什么都是菜——菜
简单谐音歇后语,体现语言趣味性。
四、谐音歇后语扩展
孕妇走独木桥——铤而走险
将“挺”与“婷”谐音,形容冒险行为。
外婆死了儿子——无舅
利用“舅”与“旧”的谐音,表达无奈情绪。
以上歇后语均结合了汉字的谐音、象形或生活场景,既富有趣味性,又蕴含文化内涵,适合五年级学生通过猜谜语、故事等形式学习汉字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