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6月,“春柳社”公演了一部根据美国作家斯托夫人(哈里特·比彻·斯托)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大型剧目,该剧被欧阳予倩称为“中国话剧第一个创作的剧本”,标志着中国话剧的诞生。
补充信息:
剧目名称
该剧本的正式名称为《黑奴吁天录》(或译名《汤姆叔叔的小屋》《汤姆大伯的小屋》)。
历史意义
- 作为中国本土创作的第一人称话剧,它推动了中国戏剧从传统戏曲向现代话剧的转型。
- 该剧通过戏剧形式传播了反奴隶制思想,对后来的社会改革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关背景
- 《汤姆叔叔的小屋》于1852年出版后,迅速引发社会广泛讨论,成为美国内战的重要导火索之一。
- 中国引进该书并改编为话剧,既是文化输出的表现,也反映了国内对民主与人权的追求。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