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当存高远”是一个汉语成语,指人应当怀抱远大的志向,具有以下核心内涵:
志向远大
强调目标要超越眼前的利益或琐碎,追求高尚、宏大的理想。这种志向不仅指职业成就,更包含对道德、精神境界的追求。
精神内核
包含“慕先贤”(仰慕圣贤)、“绝情欲”(克制私欲)、“弃疑滞”(破除犹豫)等要素,要求将先贤的品德与理想内化为自身精神支柱。
实践要求
既要有“仰慕先贤”的道德自觉,也要有“忍屈伸”的处世智慧,需在挫折中保持志趣,在琐碎中坚守原则。
历史影响
该句出自三国时期诸葛亮《诫外甥书》,原文为“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是诸葛亮对后代的励志教诲。
补充说明
此句意境常与“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等名句并称,共同构成中国传统励志思想的核心内容。其核心价值在于激励人们超越局限,以宏大的视角规划人生,同时保持内心的澄明与坚韧。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