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得”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 xiāng dé,主要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核心含义
互相投合 指双方性格、兴趣或目标契合,常用于形容人际关系中的默契配合。例如:
- “他们性格互补,真是一对活宝。”
- “与公甚相得”(明代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相处融洽
强调双方关系和谐,常伴随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意味。例如:
- “夫妻相得,白头偕老。”
- “团队成员之间相得其乐。”。
二、扩展用法
相配相称
除人际关系外,也可用于形容事物之间的匹配度,如:
- “这套服装与肤色相得。”
- “五数相得,天人合一”(《易·系辞上》)。
其他引申含义
在特定语境中可表示“会合”“联络”等含义,如:
- “双方约定相得在南京会面。”(《墨子·备梯》)。
三、常见搭配
相得益彰: 双方配合使效果更佳,如“琴瑟和鸣,相得益彰”。- 相知相得
四、反义词
格格不入:形容双方不协调,如“两种性格格格不入”。- 势不两立:表示完全对立,如“利益冲突,势不两立”。
综上,“相得”以“互相投合”为核心,既可用于人际关系的和谐描述,也可引申为事物间的匹配关系,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