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威廉·伯恩巴克(William Bernbach)
核心理念:广告是情感与创意的结合,需通过文案引发消费者共鸣。
代表作品:
大众甲壳虫广告:“Think Small”(自嘲式幽默打破“大即是美”观念);
甲壳虫汽车广告:“LEMON”(简洁文案传递质量信任)。
二、大卫·奥格威(David Ogilvy)
核心理念:广告是品牌形象的构建者,需通过精准定位和创意传递品牌价值。
代表作品:
哈撒韦衬衫广告:“穿海赛威衬衫的男人”(以绅士形象重塑品牌格调);
劳斯莱斯广告:“时速60英里时最大噪音是电钟”(反差手法彰显豪华感);
舒味思柠檬水广告:“30秒体验完美境界”(简洁文案突出产品特性)。
三、李奥·贝纳(Leo Burnett)
核心理念:广告需服务人群,通过情感诉求建立品牌与消费者联系。
代表作品:
万宝路香烟广告:男性化形象提升销量三倍;
凯洛格食品广告:“老虎托尼”(拟人化形象增强记忆点)。
四、小马里恩·哈珀(Marion Harper Jr.)
核心理念:整合营销传播,通过多渠道协同提升品牌影响力。
代表作品:
英特帕布利克集团开创IPG模式,奠定广告代理行业基础。
五、其他重要人物
罗瑟·瑞夫斯(Rosser Reeves):提出“USP理论”,强调产品独特卖点的广告定位;
约翰·卡普尔斯(John Caples):通过“钢琴广告”精准捕捉消费者情感波动。
总结
这些广告大师通过不同理论和方法,共同推动了广告业的发展。伯恩巴克、奥格威、贝纳分别以情感创意、品牌形象、消费者服务为核心,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至今仍对广告实践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