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常行为规范
防磕碰 教室空间狭小,需避免追逐、打闹或剧烈运动,防止撞到桌椅或饮水机。
防滑防摔
地板光滑易滑倒,登高作业需他人协助,取放重物使用工具时注意保护。
防坠落
无论楼层高低,禁止将身体探出阳台或窗外,避免坠楼。
防挤压
开关门窗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夹伤手部,上下楼梯携带重物需竖直拿取。
二、消防安全
禁止危险物品
严禁携带打火机、火柴、烟花爆竹等进入教室,杜绝玩火行为。
电器设备管理
无人时关闭电器、电源插座,不私拉乱接电线,不使用违规电器(如电热器具)。
消防器材使用
熟悉走廊灭火器位置及安全出口,定期检查消防器材是否完好。
三、实验安全(针对特定场景)
规范操作
实验需严格遵循老师指导,使用酸、碱等腐蚀性液体后及时冲洗。
危险物品管理
未经许可不得进入仪器室或接触有毒、易燃易爆物品。
触电预防
接触电源时使用合格工具,不擅自拆卸电器设备。
四、紧急情况处理
事故报告
发现安全隐患或意外时,立即告知老师或管理人员。
疏散演练
熟悉教室布局及紧急逃生路线,演练时避免拥挤踩踏。
心理调适
发生突发事件时保持冷静,听从指挥有序撤离。
五、其他注意事项
食品安全: 教室禁食零食,避免食物中毒。 财物保管
维护秩序:上课保持肃静,不随意移动教学设备。
通过以上规范,可以有效降低教室安全风险,保障师生健康与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