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讲信用就难以立身立国”的相关名言,综合搜索结果分析如下:
核心出处 - "人无信不立"
是孔子的名言,出自《论语·颜渊篇》。原文为:“人无信不立,国无法不安。” 孔子强调,个人若失去信用则无法立足于世,国家若失去信用则无法安定。
相关补充
- "国无信则衰": 虽被误标为老子所言,实为孟子所言,出自《孟子·公孙丑下》。 - "小信成则大信立"
其他相关格言 - "言必信,行必果":
出自《论语·卫灵公篇》,与"人无信不立"并称孔子关于诚信的经典论述。
- "轻诺必寡信":出自《论语·泰伯篇》,说明轻易承诺会减少信用积累。
"失信不立"的出处 - "失信不立"
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原文为“君命无贰,失信不立”,强调君主需言出必行,否则无法立足。
总结:
最直接回答“不讲信用就难以立身立国”的是孔子的"人无信不立",而"国无信则衰"则从国家层面补充了诚信的重要性。两者共同构成诚信在个人与国家层面的价值基础。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