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虎离山是一个汉语成语,指通过计谋使对方离开其优势位置,以便乘机攻击。其核心特点是通过心理诱导和策略转移,打破敌方的战略优势。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核心含义
字面与引申义
字面指通过调虎离开山林,引诱其暴露弱点。引申为用计谋使对方离开原据点或舒适区,以便实施攻击。
二、典型历史案例
孙策攻卢江 公元199年,孙策为攻占卢江,以弱者姿态向刘勋求救,并谎称上缭侵扰,诱使刘勋率兵离开据点。孙策趁机水陆并进,成功夺取卢江。 *注:此案例常被误标为《封神演义》故事,实际出自《三国演义》。
曹操袭卢江
曹爽北伐时,刘勋占据卢江。曹爽以司马懿装疯卖傻为诱饵,通过“调虎离山”计策,使刘勋分兵援救司马懿,最终趁虚而入攻占卢江。
三、战略价值
心理博弈: 通过制造假象和反差,利用敌我认知差异,迫使对方做出错误判断。 资源优化
四、现代应用
该策略不仅适用于军事领域,也可用于商业竞争、体育竞技等场景。例如,商业中通过市场策略转移竞争对手资源,或体育比赛中通过战术调动打破对手节奏。
综上,调虎离山强调以智取胜,通过策略性转移实现战略突破,是兵法中经典的成功范例。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