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综合素质评价的自我陈述,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结构化撰写,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调整内容:
一、学习板块
核心优势学科 突出2-3门优势学科,说明成为优势学科的原因(如兴趣驱动、教师指导等),并列出相关成绩排名或竞赛获奖情况。
学业成绩与荣誉
- 总结高中三年平时成绩、选考成绩及排名;
- 列举获得的学科竞赛奖项、校级及以上荣誉。
二、生活板块
特长与兴趣
展示音乐、体育、艺术等特长,或参与科研、编程等兴趣项目,说明对未来专业选择的关联性。
社会实践与公益活动
参与志愿者服务、社会调研、游学等活动,重点描述在活动中的角色、收获及团队协作能力。
三、竞赛获奖情况
按照获奖级别从高到低排序,包含学科竞赛、语言类比赛、社会实践类奖项等;
简述获奖经历对个人能力的提升及未来发展的启发。
四、特长爱好与生涯规划
特长与专业关联性
阐述特长如何与报考专业(如数学竞赛与数学、物理等专业)相结合;
短期与长期规划
- 列出高中阶段的目标(如提升某学科成绩、完成特定项目);
- 简述大学阶段的学习计划及职业方向。
写作建议
个性化: 避免模板化,结合具体事例展现独特性; 真实性
篇幅控制:高中阶段自我陈述建议800-1000字,避免冗长。
通过以上结构化撰写,可以全面展示高中三年的成长轨迹与综合实力,为综合素质评价提供有力支撑。